第(3/3)页 曹琮年近花甲,但面色红润,身体也未发福,与曹佾的相貌倒是有六七分相似。 苏良一进书房。 曹琮便笑着招呼道:“贤侄,快坐快坐,茶刚刚沏好!” 苏良与曹佾以兄弟相称,前年过年也曾来过曹府拜年,曹琮便一直唤他:贤侄。 苏良坐下后,先品了品茶,而后又与曹琮闲聊了几句。 仅从书房的布置来看,根本看不出曹琮是武将。 屋内尽是佛经。 很难想象,堂堂的大宋军帅,竟然笃信佛学,经常吃斋念佛,清心寡欲,给人的感觉便是:无欲无求。 喝了两杯茶后。 曹琮笑着说道:“曹护说,你要另募新兵,作为重骑兵的人选。” 苏良点了点头。 “我挑选数日,还是觉得招募新兵较为好调教,感谢曹公您的帮忙了!” “唉!” 曹琮长叹一口气,道:“这群天子卫兵,莫说你瞧不上,我也瞧不上,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苏良听出了曹琮的无奈,忍不住道:“曹公,枢密院练兵制度不行,伱可以向官家提嘛!” 曹琮摇了摇头。 “三衙只管练兵,并无旁责,此乃祖制。” 苏良看到曹琮这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忍不住道:“兵若不能战,何以强国?何以讨回燕云十六州?何以免受党项人侵扰?” 曹琮再次摇头,起身走到不远处的书架。 “景明,这些书架上摆放的都是老夫抄写的佛经,非三五载,难成如此规模,你以为老夫的爱好是抄写佛经吗?” “不过是要让外人看罢了!” “此外,你见到的那些沉迷酒色财气的将士,你以为他们不思进取,多数人也是被逼无奈啊!” “有人宁愿获得一堆臭名声,都不愿被人夸作‘世间良将’!我大宋崇文抑武,又有武变前鉴,非将士们不愿奋进,而是自污可自保,而奋进难善终啊!” 自污可自保,奋进难善终。 听到此话,苏良全明白了。 这就是大宋禁军不能战的根本原因。 武将们,太害怕被当今官家和士大夫官员们猜忌了。 他们若日日不思进取,吃喝玩乐,最多就是被责罚两句,若表现过于突出,比枢密院的官员强太多,反而易遭猜忌。 在这样的官场氛围下。 久而久之,武人们便无锐气,无了追求。 在大宋,若有机会考上功名,没有人会选择当兵。 这就是当下武人们的困境。 大宋的祖宗之法压制着所有武人的成长。 这样的好处是,大宋很难发生军伍之乱,这样的坏处是,大宋很难崛起精兵强将。 特别是在汴京城。 武将表现太卓越,即使官家不介意,一些士大夫官员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其麻烦。 武人,只能服从文人。 遇事严格执行就行,无须有个人想法。 渐渐的,从上到下的将士们,便开始躺平,摆烂。 所有训练内容,能做到及格,便绝对不去追求优秀。 仕途无法往上走,很多人便将心思放在了其他事情上面。 最后,底层就腐朽了一大片,无数武人再也没有了心气和斗志。 而一批批年轻的武人,也会受此影响,变成和他们前辈一样的人。 曹琮又道:“景明,老夫如此胆大地与你讲这些逆上之语,其实也是想让你趁着变法这个时机,能不能帮一帮大宋的将士们,若想强兵,必须提高将士们的地位,至少能让将士们在文人书生那里能抬起头做人。” 苏良面色深沉,这太难了! 除非有名武将能立下大功绩,然后当上枢密使,才能慢慢扭转此等现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