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后膛装填火炮-《我的明末之旅》
第(2/3)页
徐良益摆一摆手道:“不必,穷寇莫追,我们第一要务是先回上海港。”
毕竟这只是一支商队,不是海军,对方已经跑了,没有必要再追击,刚才的海战,徐良益不但没有吃亏,还占了便宜,见好就收,船队编队,继续航行,目标上海港。
另外,徐良益也已经认识到,如果自己的船只不是因为充分发挥了速度上的优势,刚才这一战,绝对不会如此轻松,谁胜谁负还真难说,因为对方的战船似乎比较先进,尤其是火炮明显比较厉害,不知道是不是弗朗基炮。
既然对方被吓跑,那就不要再追,徐良益果断的下令编队航行,朝上海港航行。
…………
上海机器制造局。
张丰、赵左林、宋应星,以及十数名技术骨干,还有造船专家唐建清,大家正在一起,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一门火炮的示意图。
这是一门后装炮,张丰亲自绘制的,现在在和大家讨论,张丰在工程技术领域造诣很高,结合现在的钢铁冶炼水平,加工工艺水平,张丰设计了这门后膛装填火炮。
当然,只是设计示意图,基本结构清楚,原理清楚,但只有主要尺寸标注,具体设计细节没有,这些需要赵左林、宋应星,以及上海机器制造局那一帮技术骨干们去完善,去反复试制,反复试验。
已知最早的第一门后装炮,现藏于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一门后装炮,制于1460~1470年,口径为5厘米,炮筒的后部有一个敞口,可装放预先填好弹药的子炮。
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使用的火炮均为前装滑膛炮。这种火炮虽然在近代战争中发挥了空前强大的威力,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兵器,但在射速、射程和精度等方面也有不少明显的缺陷。
上海机器制造局以前制造的火炮,不管是70毫米口径的,还是150毫米口径的,全部都是前装火炮,只不过最开始是滑膛火炮,现在是线膛火炮。
现在,钢铁冶炼水平进一步提高,钢铁产量稳步提高,再加之鞍山钢铁厂已经开工建设,张丰认为,后膛装填火炮的研制时机已经成熟。
从设计图可以看出来,这门火炮在原有70毫米口径前装线膛火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部分零件还是依旧采用70毫米前装线膛火炮的零件,部分零件需要改进或重新设计。
炮管外观看上去也变化不大,只是由前装改为了后膛装填,且使用的还将是铜壳炮弹,不再是油纸包裹的火药,
张丰详细的为大家介绍这门后膛装填火炮,大家听了张丰的介绍,神情神采奕奕,很多人精神振奋,大家知道,这门火炮如果试制出来,肯定将是划时代的。
同以前的前装炮相比,这一门后装炮由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闭锁炮门和紧塞具,解决了前装炮因炮弹弹径小于火包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
另外,炮膛内刻制了螺旋膛线,同时发射尖头柱体定装铜壳炮弹,使炮弹射出后具有稳定的弹道,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可以在炮台包括陆战掩体和军舰服仓内装填炮弹,既方便又安全。
现在的战船,包括铁甲舰,装备的全部都是前装炮,作为造船专家,唐建清一直觉得有一点微微不足,尤其是铁甲舰,这么先进的军舰,居然使用的也是前装火炮。
听张丰介绍完毕,唐建清眼前一亮,马上意识到了这种火炮的优点,高兴的道:“总司令,我们的战船,以后也将装备这种火炮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