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梓箐想到在原剧情中再过几年就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外敌扰境,内有地震洪涝旱灾,可谓是内忧外患,恰时又国库空虚,粮食紧缺……趁着现在这一切还没有完全捅破,先将那一批蛀虫全部揪出来。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当官的人才,所以她一点不担心革掉一批官员朝廷会没有人用。 只是这里面地方官员与朝廷里的人关系盘根错节,而且很大一部分都跟内阁里几位大员和太子府内的几位人员有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梓箐当时在一个小小云州,真的是步步维艰。 就凭她那样的“特立独行”不和大众,若不是她凭着自己的金手指,她早就被那些人算计的连骨头都不剩了。想到这里,梓箐觉得上令下行,最关键是吏治。就怕皇帝会觉得这触碰到那些人的利益,会想原主记忆中那般对那些人再加袒护。 没想到梓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朱熙竟然毫不犹豫就应诺了。 而且是非常雷厉风行,将朱七等锦衣卫招了进来,吩咐下去,将玉玺掌握在自己手里。 颁旨,封杨安为监察钦使,协助皇上肃清吏治,有便宜行事之权。锦衣卫协同护卫。 梓箐由一个普通的盐运巡察使变成政吏监察钦使,有对任何官员欲杀欲夺的权利。 貌似这样比较符合她的行事风格,懒得那么多政党之争和利益权衡,直接一刀砍下去,按照大明律法,做到真正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管你是不是当官的还是地方豪绅,也不管你是否和朝廷哪位大员有亲戚关系,犯事的统统丢进锦衣卫设立政吏监察院,进行审讯论罪。 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根据律例,在朝官员即便犯事也必须先摘掉官衔,然后押往督察院审讯,最后再有皇帝定夺杀与不杀。 所以原本这些勾结成党的官吏,彼此间已经连成一片,从案件审讯侦察再到最后定案,中间要通过层层关节,随便哪个环节有人说上一句话做点手脚,有罪变成无罪,轻松就放了出来。当然,这只针对朝中有人或者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普通平民不在此列。(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