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先生旧事-《醉美武唐》


    第(2/3)页

    大理寺的公人趾高气昂的道了句:“好叫你等晓得,吴王李恪罪犯谋逆,被同谋房遗爱告发,今日长孙大人下令将吴王府阖府缉拿归案,不日审讯。”

    听了公人的话楚思文整个人愣在当场,楚思文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吴王、当今圣上的兄长居然会因为反贼的一句话便被锁拿,这当真是荒天下之大谬。楚思文顿时觉得心凉了大半,本以为自己可以借这次科举的机会一举成名,有朝一日能够位列朝堂,没想到就那么短短一瞬间便都化为泡影。

    楚思文心里落差极大,脚步有点踉跄,差点没站稳,险些摔倒在地。楚思文抬起头望向立在一旁的李恪。李恪一脸悲愤的样子,悲愤中却有夹杂着些许绝望,似乎已然心怀死志。

    楚思文心中顿时想起了一个多月前恩师阎立本的话,“思文,新皇登基不久,朝中诸事尚未停当,皇上年方弱冠,对于皇家诸多叔伯兄长心怀忌惮,长安局势可谓风起云涌,你要出仕又何必急于一时,待到下次科举为师自当亲自举荐你到朝中为官。”

    当时楚思文对于恩师这番话也未多想,毕竟当皇上还是晋王的时候就被天下人称赞宽仁孝友,又怎么会连自己兄长都容不下呢?楚思文便不顾恩师的劝阻,独自一人进京赴考了。

    楚思文看着曾经对自己多有关照的吴王李恪心中感慨万千,吴王为人谦和,乐于提携后进,颇有长者之风,眼下却沦为阶下之囚,楚思文一时无法接受,只觉心中一阵酸楚,竟萌生出要救吴王的念头。

    这倒也难怪,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楚思文本是布衣,能拜在当世名家阎立本门下便是得吴王举荐,而后吴王又举荐楚思文参加科举,如此知遇之恩叫楚思文怎能不报。何况此时的楚思文还固执的认为当今圣上乃是仁厚之君,不过是长孙无忌公报私仇,瞒着皇上要置吴王殿下于死地罢了。

    打定主意的楚思文当即一路急行回到自己打尖入住的客栈,踩着客栈那因为年久失修而格叽作响的楼梯匆匆上了楼梯。

    因为囊中羞涩,楚思文将住处定在了最为破旧的房间,看了看眼前的破屋,楚思文不禁叹了口气。本想着此次能得了吴王殿下相助,借些银两度过当前难关,不曾想吴王殿下如今已经自身难保,还得靠自己营救。

    楚思文从书箱中取出笔墨纸砚,和着雪水便磨起墨来。楚思文凝眉思虑片刻便挥毫下笔,不多时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文章便在楚思文手中诞生了。

    楚思文正想起身出门,不料因为天寒久坐,以至于站立不稳,竟一个踉跄摔在了地上,楚思文不顾满身污泥,双手支撑着身体颤抖得站了起来,拿起桌上的文章便急忙走了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