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君子琢玉-《万道长途》


    第(3/3)页

    毋小其成,俾天下国家无所往而不得其当者广之。

    故君子毅而遂、蔼而深、智而察、信而谌,渗漉若时雨,铿鍧若雷电,勤学不知老。

    其所追求的,是智、仁、勇、艺。

    理天下国家于弟靡波流之会,而补天地人物之缺陷,于帖耳寒心之秋也。

    这何其困难?要求何其之高?

    所求之智,则破古今,通天人之智也;

    所求之仁,则庇民物,等覆载之仁也;

    所求之勇,则夷患难,振侮辱之勇也;

    所求之艺,则正制度,详品节之艺也。

    如今,他似乎明白了。

    人存然后有国,师存然后有人,道存然后有师,性存然后有道。

    人道,是师传道,进而维护的,而传道所要的,便是人性。

    天命之谓人性,率性之谓道路,修道之谓教师。

    是故君子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尽‘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做到如此,此此之谓‘知道’也,此之谓‘尽性’也。

    他没能做到‘尽性’,所以受到了种种浮躁情绪的困扰,进而影响了他自己的进境,导致曾经克服了的瓶颈再度出现。

    如今,随着李启越来越近,他终于再度获得了昔日在太学研究时那种平静的心态。

    柳君逸的道基,是他的道心。

    心定了,道基就定了。

    他受人道之名,担任指挥,负责获取先锋之战的胜利。

    受命者直前,则上不畏敌掣其肘,下不畏群口腾其谤。

    上不畏敌掣其肘,则智断足以自决。

    下不畏群口腾其谤,则穷劚事之根株然后已。

    于是,一切根株得之。

    是啊,重点就在这里。

    他是人道,所求的自然是‘人和’。

    何谓人和?

    众人一心,千里一室,万里一堂,内外同一气象,上下同一精神,是以‘人和’。

    但是,当众人为他深信不疑,主动为他赴死争取时间之际,他却在自怨自艾,在担忧自己做不到……

    上下不能一心,所以人和崩裂,自然不能成事。

    体会到这些,随着李启的位置越来越近,速度越来越快,柳君逸反而越来越平静,甚至闭上了双眼。

    感受到了。

    虽然闭上了眼睛,但他的目光,他的力量往外蔓延而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而不息,天之运也,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不对,这句话是错的。

    健而不息,天之运?

    健而不息,人之运也!

    柳君逸双目睁开,猛的起身。

    如今,困难当前,守土之大义在身。

    惮艰之大,则义气举。

    君子守义,守节,守土,自当不息!

    心中迷惘顿时消除,道心通彻。

    虽然现在不是突破的最佳时期,突破之后也不是最好的状态,还会对以后的道途产生影响,导致他无法一直‘完美’。

    但无所谓——

    五品达成。

    也是在这个瞬间,李启携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猛的砸在了甘松城之上。

    李启赶到了。

    就在李启赶到的那一刹那,他猛的降落在甘松城外,正在试图拆毁城墙的那一瞬间,柳君逸也突破了。

    两人的气息交机,刹那之间都意识到了对方的存在。

    还真是……巧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