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远芳沉着脸,没有叫她起来。 苏殷向后靠在背倚,看着大臣们的眼神轻蔑。 苏季回叹气,站出来道:“臣等万死。” “诸公有时间请罪,不如想想如何安置灾民。” 苏殷瞥到手足无措的君后,摇摇头扬声道。 苏季回行了一礼,站直身子道:“往日荣国城镇受灾,皆让幸存的百姓迁移,壮年征召入营兵。” 顿了顿,苏季回皱着眉道:“只是如今营兵占了大荣兵力的七成,可战力却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毫无用处。营兵却是领着粮食的,给营兵的粮食消耗就是一笔大数目。可是如今天灾颇多,大荣已经养不起那么多营兵了。” “臣,肯请遣散营兵。” 众人错愕的看着苏季回,不是在说安置灾民的事吗? 怎么说着说着就要遣散营兵了? 遣散营兵哪有那么简单,若是能遣散就不会一直留着。 说到营兵,没有谁能比兵部更痛恨。 可是营兵的由来,从开朝就有了。 沿用了几百年的制度,哪能说废就废? 兵部尚书站出来道:“遣散营兵?请问苏侍郎,如何遣散?遣散费用从何而来?遣散的营兵又该如何安置?” 兵部尚书冷笑。 遣散?说的简单,你怎么遣? 你有钱吗,有那么多土地给遣散的营兵种植吗? 若是没有,你怎么遣? 苏季回道:“尚书大人,微臣并不是说立刻遣散营兵,此事可徐徐图之。但是木城的灾民,不可在沿用营兵制。” “那你如何安置灾民?”兵部尚书冷笑一声道。 “为何不能以工代赈?先暂时将灾民安置在原来的地方,再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岂不是比征召入营兵更好?”苏季回道。 “说的简单,谁去主持?”兵部尚书继续道。 你苏季回倒是能说,可是那一系列的事,谁去主持? 若是没有足够分量的人撑着,以工代赈就是个笑话。 沉默了一会儿,苏季回拱手道:“臣请主持木城赈灾一事。” 赵远芳看了一眼苏殷,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遣散营兵之事再议,木城就按苏爱卿说的做。” 这个苏季回应该是常青派出来的代表,代表了常青对这件事的看法。 首辅还跪着,仿佛众人不约而同的遗忘了她。 赵远芳眯着眼冷哼,这个老太婆,太把自己当回事。 妄想想要掌握新帝,可惜她看错了形式。 这个荣国并不是她赵远芳说了算,而是背后的常青。 “六部尽力协助苏爱卿。” “臣等遵旨。” 说完了,赵远芳瞥了一眼还跪着的首辅,一脸惊讶的道:“林相?林相怎么跪着,快快请起。怪朕怪朕,竟是忘了林相还跪着,快快请起。” 嘴里这么说着,赵远芳却半点没有急切的样子。 苏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苏季回道:“苏卿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些扶林相起来?” 苏季回躬身道:“臣有罪。” 然后走过去笑眯眯的扶起林首辅。 “林相别见怪,在下也是太过激动,竟是忘了……唉,在下的错。” “无……无事。”林相干巴巴的道。 她悄悄抬眼看了一眼苏殷,低下头。 “林相无事吧?” “多谢贤君关心,臣无事。” “无事就好。” 苏殷淡淡的说道,然后对赵远芳道:“陛下也是,太过粗心,让林相受苦了。” “朕的错,朕太粗心了。”赵远芳从善如流的道。 林相撑着哆哆嗦嗦的腿道:“陛下也是担忧百姓,陛下何错之有?” “林相大度。”赵远芳笑呵呵的道。 苏季回隐晦的笑了笑,仿佛没有感受到林相有些打颤的身子,悄无声息的收回手站在一旁。 …… 下了朝,赵远芳和苏殷一路回后宫,君后早早的离开了。 第(2/3)页